2022年4月7日下午,北师港浸大荣幸邀请到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晓光教授,为师生带来主题为“数字经济中客户建设的数学机理”的线上分享会,为疫情管控之下的DBM阅读周注入积极学习的正能量。
本次讲座由工商管理学部刘文斌院长致开幕词,财务学专业的刘鲁川教授主持。
刘文斌院长致开幕词
刘鲁川教授主持
本次主题分享由三部分组成:首先讲述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然后以蚂蚁森林案例讲解,最后用两个数学机理进行探索。
在分析数字经济的一个核心要素----客户群的建设的问题上,杨教授从回顾人类GDP发展历程,观察消费形态的改变以及互联网、移动通讯(ICT)对商业生态的改变,分析当下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偏好,强调买方经济越来越偏向个人和自我的理念。在买方市场的互联网经济格局下,最大程度联接最终用户,链接广大最终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快速满足他们现时现地、跨时跨地的需求,是最大的价值。
以蚂蚁森林为例,阐述了数字平台是如何通过游戏化(gamification)策略实现客户群建设,尤其是年轻客户,并且成功产生了巨大的“亲环境溢出效应”。杨教授介绍了《针对蚂蚁森林的网络民族志研究》的研究过程,研究发现享乐与获益动机主导短期游戏化驱动路径,多元动机调动主导长期游戏化路径,从而论证蚂蚁森林游戏化获取客户,促进绿色消费的基本逻辑。
最后运用两个数字模型揭示客户建设模式背后的逻辑机理,分别从内部持续力建设和外部层级化动员力量来进行研究。第一个模型,运用了DeGroot Model (社会观念传播的景点刻画),和学习拓扑结构的图示及CSC (Closed and Strongly Connected)模型,得出理论结果:(1)种群能达成一致,当且仅有当只有一个CSC子群。(2)一致信念由CSC决定:CSC子群中的个体有正的影响力;任何不在CSC中的个体没有影响力。第二个新的模型称之为拉粉(控评)模型,研究层级激发和持续冲击作用,理论结果显示:只要抓住的群体,持续不断地施加影响,不论每次接受概率多小,都能达成期望中的一致。 有组织的、受众之间自发的口碑推动,会产生远远比单一信息源更快、更经济的信念一致的效果。
讲座现场
最后,杨教授对今天的讲座主题进行了总结。在问答环节中,刘院长、刘鲁川教授、会计专业的林武老师都纷纷踊跃提问,杨教授在线上详细作答并与师生进行积极互动。
观众提问
嘉宾简介
杨晓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曾获得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茅以升青年科技奖、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等表彰,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